第四章 第一节 城市总体规划


        第二十八条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二十年,同时可以对城市远景发展的空间布局提出设想。
        确定城市总体规划具体期限,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要求。
        第二十九条 总体规划纲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:
        (一)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,内容包括: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;确定生态环境、土地和水资源、能源、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,提出空间管制原则;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,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、职能分工、空间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;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。
         (二)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。
         (三)分析城市职能、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。
         (四)提出禁建区、限建区、适建区范围。
         (五)预测城市人口规模。
         (六)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,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;
         (七)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。
         (八)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。
         (九)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。
        第三十条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:
        (一)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。其中位于人口、经济、建设高度聚集的城镇密集地区的中心城市,应当根据需要,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、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、生态环境保护、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进行协调的建议。
        (二)确定生态环境、土地和水资源、能源、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,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。
        (三)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,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、职能分工、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。
        (四)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、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。
        (五)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;原则确定市域交通、通讯、能源、供水、排水、防洪、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,重要社会服务设施,危险品生产储存设施的布局。
       (六)根据城市建设、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。城市规划区的范围应当位于城市的行政管辖范围内。
       (七)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。
        第三十一条 中心城区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:
        (一)分析确定城市性质、职能和发展目标。
        (二)预测城市人口规模。
        (三)划定禁建区、限建区、适建区和已建区,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。
        (四)确定村镇发展与控制的原则和措施;确定需要发展、限制发展和不再保留的村庄,提出村镇建设控制标准。
        (五)安排建设用地、农业用地、生态用地和其它用地。
        (六)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,确定建设用地规模,划定建设用地范围。
        (七)确定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,提出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(建筑密度、建筑高度、容积率、人口容量等)。
        (八)确定市级和区级中心的位置和规模,提出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。
        (九)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布局,落实公交优先政策,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。
        (十)确定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,划定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(绿线),划定河湖水面的保护范围(蓝线),确定岸线使用原则。 
        (十一)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的内容和要求,划定历史文化街区、历史建筑保护范围(紫线),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;研究确定特色风貌保护重点区域及保护措施。 (十二)研究住房需求,确定住房政策、建设标准和居住用地布局;重点确定经济适用房、普通商品住房等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地布局及标准。
        ( 十三)确定电信、供水、排水、供电、燃气、供热、环卫发展目标及重大设施总体布局。
        (十四)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,提出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。
        (十五)确定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,提出防洪、消防、人防、抗震、地质灾害防护等规划原则和建设方针。
        (十六)划定旧区范围,确定旧区有机更新的原则和方法,提出改善旧区生产、生活环境的标准和要求。
        (十七)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设方针。
        (十八)确定空间发展时序,提出规划实施步骤、措施和政策建议。
        第三十二条 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: 
        (一)城市规划区范围。
        (二)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。包括:基本农田保护区,风景名胜区,湿地、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,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。
        (三)城市建设用地。包括: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,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(建设用地面积、容积率、人口容量等);城市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;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布局。
         (四)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。包括:城市干道系统网络、城市轨道交通网络、交通枢纽布局;城市水源地及其保护区范围和其他重大市政基础设施;文化、教育、卫生、体育等方面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。
         (五)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。包括:历史文化保护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;历史文化街区、历史建筑、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具体位置和界线。
        (六)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,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。
        (七)城市防灾工程。包括:城市防洪标准、防洪堤走向;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;城市人防设施布局;地质灾害防护规定。
        第三十三条 总体规划纲要成果包括纲要文本、说明、相应的图纸和研究报告。
        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、图纸及附件(说明、研究报告和基础资料等)。在规划文本中应当明确表述规划的强制性内容。
        第三十四条 城市总体规划应当明确综合交通、环境保护、商业网点、医疗卫生、绿地系统、河湖水系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、地下空间、基础设施、综合防灾等专项规划的原则。
        编制各类专项规划,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。

目录导航